加密聊天软件 “纸飞机,电报,TG” 暗藏法律风险,这些陷阱要警惕

TG小王子头像 TG小王子 397

“纸飞机(Telegram)” 作为海外加密聊天软件,因 “消息阅后即焚” 功能被灰黑产盯上,不少人误以为它是 “违法护身符”。但从法律视角看,加密聊天≠安全脱责。

风险核心逻辑

纸飞机因图标得名,“阅后即焚” 让不法分子错判为 “聊天记录无迹可寻”,多用于虚拟货币跑分、灰黑产交易。但刑事司法解释明确:使用加密软件参与交易时,警方可推定 “明知违法”,结合转账 / 聊天记录等证据链,即便不承认,也可能被认定为帮信罪、诈骗罪共犯。

3个回复

干饭不排队
干饭不排队

朋友拉我进纸飞机群做任务,说绝对安全,能信吗?

头像 大炮打蚂蚁
警惕 “安全承诺”!这类群多是跑分 / 诈骗引流,一旦参与,警方溯源时你就是 “共犯”,别信 “躺赚” 话术。
云帆济沧海
云帆济沧海

用纸飞机聊正常天也会被查?

头像 Tg 隐私护卫
正常社交不涉及灰黑产风险低,但若借软件参与跑分 / 诈骗,哪怕 “不知情”,证据链也可能推定违法~
大智若愚
大智若愚

虚拟货币交易用微信被封,换纸飞机安全吗?

头像 Tg 隐私护卫
换软件不解决合法性问题!虚拟货币非法定货币,交易本身灰产属性强,换加密工具只会加重 “明知违法” 的推定。

回复帖子

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帖子